地区设计:秦汉隋唐长安地区区域空间秩序营建 

作者: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01

ISBN:978-7-112-24283-2

征订号:34778

售价 60.00

目录

“人居环境科学丛书”缘起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建立区域空间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1 社会发展对区域空间秩序的迫切需求

1.1.2 区域空间秩序破碎的严峻问题

1.2 西方区域思想的勃兴与局限

1.2.1 针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区域空间模式

1.2.2 面向经济发展需求的区域空间规划

1.2.3 追求整体意象的区域感营造

1.3 中国古代区域空间秩序营建的丰富经验

1.3.1 中国古代区域空间秩序营建的丰富经验

1.3.2 中国古代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1.4 题目释义:地区设计

1.5 研究方法

1.5.1 “经世”思想与问题史学

1.5.2 案例研究

1.5.3 复杂问题有限求解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案例选取与界定:秦汉隋唐时期的长安地区

2.1 秦汉隋唐长安地区的重要地位

2.1.1 长安地区是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

2.1.2 秦汉隋唐时期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根基性的地位

2.2 秦汉隋唐时期长安地区自然地理与行政建置概况

2.2.1 以都城为中心的两级地理单元

2.2.2 拱卫都城的两级行政建置

2.3 从人的活动出发,界定长安地区的空间范围

2.3.1 区域是以人为中心构建的生活场所

2.3.2 秦都咸阳地区:距都城核心区60里内为帝王活动密集区

2.3.3 西汉长安地区:距城百里内为帝王活动密集区

2.3.4 隋唐长安地区:距城60里内为各阶层活动密集区

2.3.5 本书界定的长安地区空间范围

2.4 秦汉隋唐时期长安城市和区域空间研究综述

2.4.1 历史文献

2.4.2 考古成果

2.4.3 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2.4.4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第3章 秦汉之宏构铺设

3.1 秦汉时期长安地区空间秩序营建的时代背景与需求

3.1.1 前所未有的天下一统与前所未有的天下之都

3.1.2 塑造与天下之都地位相匹配的空间形象

3.2 辨方正位:联系人工与自然的区域轴线体系

3.2.1 秦咸阳、汉长安的区域轴线体系

3.2.2 依核心建筑而立中定向

3.2.3 以自然或人工标志作为参照

3.2.4 以感官为标准建立联系

3.2.5 在既有基础上调适增华

3.2.6 联系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域轴线体系

3.3 象天设都:融合精神与物质的区域空间格局

3.3.1 秦汉都城地区的象天之举

3.3.2 以极庙象征天极,确立地区中心

3.3.3 以“五宫”格局重新定位、展拓既有建设

3.3.4 汉承秦制,在小尺度上应用象天思想

3.3.5 融合精神内涵与物质空间的区域空间格局

第4章 隋唐之全面充实

4.1 隋唐时期长安地区空间秩序营建的时代背景与需求

4.1.1 大碰撞、大交融之后的再统一与多元文化汇聚的大都市

4.1.2 为繁荣而多元的社会文化提供空间平台

4.2 隋唐长安地区空间秩序营建中对前代遗产的扬弃

4.2.1 隋初长安地区的发展基础

4.2.2 历史遗存的修葺与利用

4.2.3 地区轴线的传承与演化

4.2.4 象天思想的流传与式微

4.3 据营高敞:对区域空间重要节点的全面控制

4.3.1 隋唐长安地区人居营建中对高敞的追求

4.3.2 择取地区高处的宏观选址

4.3.3 追求视线开敞的微观选址

4.3.4 注重高下配合的建筑群布局

4.3.5 人文点染与制度保障

4.3.6 通过局部经营实现整体控制的地区重要空间节点经营

4.4 保育地区:对地区环境的整体保护

4.4.1 中国古代爱惜资源、珍视环境的传统

4.4.2 拱卫都城的“自然保育区”

4.4.3 区域尺度的绿化体系

4.4.4 地区整体的保护政策

4.4.5 兼顾利用与保护的地区环境保育

第5章 地区设计的规律、实施主体与动因

5.1 空间性规律:大尺度复杂系统中的空间纲领

5.1.1 建立网络体系,控制总体秩序

5.1.2 在网络节点经营不同尺度的重要人居单元

5.2 时间性规律:长时段、持续性的生成过程

5.2.1 空间秩序的持续生长与观念方法的世代相承

5.2.2 各时代建设重点与思想方法的更新演化

5.3 实施主体:政府主导、社会经营

5.3.1 中央政府主导

5.3.2 社会共同经营

5.4 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地区物质和文化发展需求

5.4.1 一以贯之的经济基础:以农为本

5.4.2 持之以恒的认识论:以整体观为主导

5.4.3 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从展拓到充实

5.4.4 逐渐演化的主流文化:从定于一尊到人文荟萃

5.4.5 融入地区发展进程中的地区设计

第6章 当代区域空间秩序的复萌

6.1 当代地区设计失落、区域空间秩序混乱的原因

6.1.1 社会主流认识论中整体观的丧失

6.1.2 地区发展现实的古今巨变

6.2 历史经验为当代建设提供借鉴的可能途径

6.2.1 重树整体观,重寻地区空间纲领

6.2.2 以现实需求为驱动力,构建基于历史经验的当代地区设计模式

6.3 西安地区空间秩序复萌的设想

6.3.1 地区发展关键时期的机遇和挑战

6.3.2 发掘地区文化结构,保护和展示区域轴线体系和遗产片区

6.3.3 从自然结构的内在规律出发,创造山水之间的新区域轴线

6.3.4 在古今轴线体系与自然山川的交汇处,塑造集约发展的新中心

6.3.5 保护精华农田,建设基于河流廊道的区域生态网络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1.1 将人居环境设计研究的尺度扩展至区域,挖掘秦汉隋唐时期长安地区的地区设计成就

7.1.2 基于人居环境的层次观,从地区设计的视角获取对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空间布局的新认识

7.1.3 运用人居科学理论,提炼中国古代都城地区设计的规律、实施主体与动因

7.1.4 基于整体观重建,以时代需求为驱动,建构基于历史经验的当代区域空间秩序复萌模式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时空维度的完整性不足

7.2.2 对政治、军事、经济等因素考虑不足

7.2.3 对当代西安地区的规划实践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隋京兆郡、唐京兆府(雍州)沿革

附录B 西汉关中行宫

附录C 唐代关中行宫

附录D 从《全唐诗》中御制诗发生地点看皇室贵族游憩场所的分布

附录E 唐代关中帝陵

附录F 唐代长安周边园林别业

附录G 唐代终南山寺观

附录H 秦都咸阳极庙位置猜想与考证

附录I 宋及以前古文献中对高敞之地的记述

附录J 唐诗所记长安高点的观眺之景

附录K 唐诗中所描绘的曲江远眺所见多层次景观

后记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