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创新设计 创新共享圈概念解读与实践应用 

作者: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01

ISBN:978-7-112-22814-0

征订号:32926

售价 78.40

目录

序一

序二

1 第一章 产业园的发展概述

1.1 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1.2 我国产业园的发展概况

1.2.1 初创探索时期

1.2.2 全方位开发时期

1.2.3 调整反思时期

1.2.4 转型发展时期

1.3 各阶段的代表园区类型及其特征

1.3.1 经济开发区

1.3.2 国家高新区

1.3.3 创业产业园

1.3.4 创新产业园

1.4 产业园升级的影响要素

1.4.1 全球产业转移

1.4.2 优惠政策推动要素聚集

1.4.3 企业竞争提升产业关注度

1.4.4 技术创新促进园区互动

1.4.5 产业升级引导产城融合

2 第二章 创新产业园的概念解读

2.1 产生背景

2.1.1 “互联网+”模式——工业4.0时代,“互联网+”模式成为产业园发展驱动力

2.1.2 衍生需求——现有园区模式单一,需通过转型升级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

2.1.3 产城融合——顺应产城融合发展趋势,产业园与城市去边界化

2.1.4 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创新成为产业园发展新动力

2.2 特征

2.2.1 技术原生化

2.2.2 产业本土化(吸引本土企业聚集)

2.2.3 空间多元化(符合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企业需求的空间形态)

2.2.4 产城融合(产业、功能、配套)

2.2.5 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

2.2.6 三态融合(产业业态、空间形态、自然生态)

2.2.7 创新活力驱动

2.2.8 内生创业驱动

2.2.9 平台服务驱动

2.3 构成体系

2.3.1 依托空间布局,实现“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共生的空间体系

2.3.2 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内、产业间、园区间”协作的共享体系

2.3.3 基于服务产业,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并存的创新体系

2.3.4 依靠公共平台,生成“供给方、平台方、需求方”互联的服务体系

2.4 功能配置

2.4.1 研发办公

2.4.2 中试生产

2.4.3 生产、生活配套

2.5 空间要素

2.5.1 建筑

2.5.2 景观

2.5.3 交通

3 第三章 创新共享圈·研究思路

3.1 理念——创新共享圈

3.1.1 共享的本质

3.1.2 概念解读——内圈产业集聚+外圈产城融合

3.1.3 研究方法:IFE-A四维一体

3.1.4 创新特性

3.2 相关理论研究

3.2.1 产业及产业园相关理论

3.2.2 空间组织及形态归纳相关理论

3.3 产业园产业组织发展概述

3.3.1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

3.3.2 产业园产业组织的演变

3.3.3 产业组织的原则

3.4 产业园空间组织发展概述

3.4.1 空间组织的演变

3.4.2 空间组织的原则

3.4.3 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 第四章 产业组织特征与结构

4.1 产业组织关系

4.1.1 依托关系

4.1.2 竞争关系

4.1.3 互补关系

4.1.4 平等关系

4.2 产业组织圈层

4.2.1 第一圈层:核心产业圈层

4.2.2 第二圈层:延伸产业圈层

4.2.3 第三圈层:支撑配套圈层

4.3 产业组织结构

4.3.1 产业植入

4.3.2 单核引领

4.3.3 多核并行

4.3.4 圈层延展

5 第五章 空间组织形态与要素

5.1 空间形态的类型

5.1.1 串联式

5.1.2 轴线式

5.1.3 放射式

5.1.4 组团式

5.2 空间要素体系

5.2.1 功能体系——多元复合,全园辐射

5.2.2 交通体系——开放连接,尺度适宜

5.2.3 景观体系——生态共享,界面渗透

6 第六章 创新共享圈·理论与实践

6.1 从一维到二维——产业空间结构

6.2 从二维到三维——创新共享圈

6.2.1 单一产业领域植入

6.2.2 多种细分领域互相协作

6.2.3 核心引领——产业依托成链

6.2.4 核心引领——单向依托核心产业

6.2.5 多核并行——延伸产业独立

6.2.6 多核并行——延伸产业共享

6.3 四维变化——动态适变性

聊城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

银丰孙村创意文化产业园

孙村生物小镇·生物产业化中心

鲁信广告基金产业园

移动智地·创新产业谷产业园

孙村新能源产业园(方案一)

适变性应用案例总结

7 第七章 产业园空间结构应用——以浪潮IBM智能信息产业园为例

7.1 产业园空间类型应用思路

7.2 浪潮IBM智能产业园项目概要

7.2.1 项目背景

7.2.2 区位概况

7.3 城市设计层面要素分析

7.3.1 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分析

7.3.2 城市天际线分析

7.3.3 区域产业状况分析

7.3.4 教育产业资源分析

7.3.5 产业状况分析G-CPU构架

7.3.6 园区内部产业组织结构梳理

7.4 产业组织分析

7.4.1 产业定位策略——高端嵌入内引外联

7.4.2 产业定位——信息技术产业

7.4.3 选择产业组织结构——多核并行——延伸产业共享

7.4.4 选择产业空间结构——产业落位与产品选择

7.5 “创新共享圈”选型及适变性应用

7.5.1 “创新共享圈”选型

7.5.2 叠加城市设计影响因素

7.5.3 “创新共享圈”适变性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