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废止
Code for durability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收藏

发布日期:2008-11-12

实施日期:2009-05-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编单位:清华大学

主要起草人:陈肇元,邸小坛,李克非,廉慧珍,徐有邻,包琦玮,王庆霖,黄士元,金伟良,干伟忠,赵筠,朱万旭,鲍卫刚,潘德强,孙伟,王铠,陈蔚凡,巴恒静,路新瀛,谢永江,郝挺宇,邓德华,冷发光,缪昌文,钱稼茹,王清湘,张鑫,邢锋,尤天直,赵铁军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书号:15112·16754

出版时间:2009-01-01

售价 32.00

在编写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借鉴了现行的有关国际标准,先后完成了编写初稿、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并以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审查定稿。

本规范适用于常见环境作用下房屋建筑、城市桥梁、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与一般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结构及其构件的耐久性设计,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文)要求,由清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写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借鉴了现行的有关国际标准,先后完成了编写初稿、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并以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8章、4个附录,主要内容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作用类别与等级的划分、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有关的结构构造措施以及一般环境、冻融环境、氯化物环境和化学腐蚀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设计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十分复杂,不仅环境作用本身多变,带有很大的不确定与不确知性,而且结构材料在环境作用下的劣化机理也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环境条件与混凝土原材料均存在很大差异,在应用本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清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提高规范质量,请在使用本规范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清华大学土木系(邮编:100084;E-mail:jiegou@tsinghua.edu.cn)。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清华大学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同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 路桥集团桥梁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主要起草人:陈肇元 邸小坛 李克非 廉慧珍 徐有邻 包琦玮 王庆霖 黄士元 金伟良 干伟忠 赵筠 朱万旭 鲍卫刚 潘德强 孙伟 王铠 陈蔚凡 巴恒静 路新瀛 谢永江 郝挺宇 邓德华 冷发光 缪昌文 钱稼茹 王清湘 张鑫 邢锋 尤天直 赵铁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62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476-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11月12日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设计原则

3.2 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3.3 设计使用年限

3.4 材料要求

3.5 构造规定

3.6 施工质量的附加要求

4 一般环境

4.1 一般规定

4.2 环境作用等级

4.3 材料与保护层厚度

5 冻融环境

5.1 一般规定

5.2 环境作用等级

5.3 材料与保护层厚度

6 氯化物环境

6.1 一般规定

6.2 环境作用等级

6.3 材料与保护层厚度

7 化学腐蚀环境

7.1 一般规定

7.2 环境作用等级

7.3 材料与保护层厚度

8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8.1 一般规定

8.2 预应力筋的防护

8.3 锚固端的防护

8.4 构造与施工质量的附加要求

附录A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耐久性极限状态

附录B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附录C 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与气泡间隔系数

附录D 混凝土耐久性参数与腐蚀性离子测定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