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 138-2001 废止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收藏

发布日期:2001-10-23

实施日期:2002-01-01

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孙慧中,姜维山,赵世春,王祖华,袁必果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书号:15112·17726

出版时间:2001-12-01

售价 28.00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系统的试验,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

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适用范围、结构体系、配筋形式;

2 抗震及非抗震的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

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构造、连接节点、施工要求等。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程参加单位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是:孙慧中、姜维山、赵世春、王祖华、袁必果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通知

建标[2001]214号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发送〈一九八八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计综[1987]239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其中1.0.2,4.2.6,5.4.5,6.2.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标准编号为JGJ 138—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10月23日

目录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通知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

3.1 型钢

3.2 钢筋

3.3 混凝土

4 设计基本规定

4.1 结构类型

4.2 设计计算原则

4.3 一般构造

5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5.1 承载力计算

5.2 裂缝宽度验算

5.3 挠度验算

5.4 构造要求

6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

6.1 承载力计算

6.2 构造要求

7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7.1 承载力计算

7.2 构造要求

8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8.1 承载力计算

8.2 构造要求

9 连接构造

9.1 梁柱节点连接构造

9.2 柱与柱连接构造

9.3 梁与梁连接构造

9.4 梁与墙连接构造

9.5 柱脚构造

10 施工及质量要求

附录A 配置十字形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

本规程用词说明

1.0.2 本规程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

4.2.6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按表4.2.6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抗震构造要求。

5.4.5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的规定;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梁端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其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满足表5.4.5要求。

6.2.1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的规定;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2.1的规定采用。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