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46-2008 废止
Code for anticorrsion design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s 收藏

发布日期:2008-03-10

实施日期:2008-08-01

主编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

主编单位: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主要起草人:范迪恩,何进源,杨文君,熊威,曾晓庄,马洪娥,侯锐钢,王东林,王香国,方芳,陆士平,刘光华,白月,余波,卞大荣,陈春源,顾长春,钱计兴,刘文慧,林松新,田志民,杨南方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标准书号:1580177·044

出版时间:2008-06-01

售价 43.20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编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开展了专题讨论和试验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内相关的规范进行了协调,并借鉴了有关的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适用于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防腐蚀设计。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第67号)的要求,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为主编部门,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设计、科研、施工、生产企业对原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95(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全面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编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开展了专题讨论和试验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内相关的规范进行了协调,并借鉴了有关的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结构,建筑防护,构筑物,材料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对气态、液态、固态介质的腐蚀性等级进行了局部修订;删去原规范腐蚀性水和污染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改为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的有关规定确定;把原规范腐蚀性等级的“无腐蚀”改为“微腐蚀”。

2.结构章增加了两节:一是“一般规定”,二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3.混凝土结构充实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容;适当地提高了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将原规范“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改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4.增加了门式刚架、网架和高强螺栓等内容。

5.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混凝土灌注桩等内容。

6.增加了地面和涂层等防护层的使用年限。

7.增加了树脂细石混凝土和树脂自流平涂层地面;适当地提高了地面垫层、结合层的设防标准。

8.适当地提高了储槽、污水处理池的衬里标准,增加了玻璃钢内衬的厚度要求,并对玻璃钢提出了含胶量的规定。

9.删去了原规范砖砌排气筒、半铰接活动管架等内容。

10.增加了环氧乳液水泥砂浆、抗硫酸盐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环氧自流平涂料、丙烯酸环氧涂料、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高氯化聚乙烯涂料等新材料,删去了原规范聚氯乙烯胶泥、环氧煤焦油类材料、过氯乙烯涂料、聚苯乙烯涂料、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涂料等不常用的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7号,邮编:10002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上海富晨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黄石市汇波防腐技术有限公司 扬州美涂士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江苏兰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张家港顺昌化工有限公司 临海市龙岭化工厂 上海正臣防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星岛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太行花岗岩防腐装饰有限公司 河南省沁阳市太华防腐材料厂

主要起草人:范迪恩 何进源 杨文君 熊威 曾晓庄马洪娥 侯锐钢 王东林 王香国 方芳 陆士平 刘光华 白月 余波 卞大荣 陈春源 顾长春 钱计兴 刘文慧 林松新 田志民 杨南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827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46-2008,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2.3、4.2.5、4.3.1、4.3.3、4.8.2、4.8.3、6.1.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9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日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腐蚀性分级

3.2 总平面及建筑布置

4 结构

4.1 一般规定

4.2 混凝土结构

4.3 钢结构

4.4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4.5 砌体结构

4.6 木结构

4.7 地基

4.8 基础

4.9 桩基础

5 建筑防护

5.1 地面

5.2 结构及构件的表面防护

5.3 门窗

5.4 屋面

5.5 墙体

6 构筑物

6.1 储槽、污水处理池

6.2 室外管架

6.3 排气筒

7 材料

7.1 一般规定

7.2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

7.3 耐腐蚀块材

7.4 金属

7.5 塑料

7.6 木材

7.7 树脂类材料

7.8 水玻璃类材料

7.9 沥青类材料

7.10 防腐蚀涂料

附录A 常用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附录B 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附录C 防腐蚀涂层配套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4.2.3 在腐蚀环境下,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4.2.5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4.2.5的规定。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护套或孔道管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除应符合表4.2.5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护套或孔道直径的1/2。

4.3.1 腐蚀性等级为强、中时,桁架、柱、主梁等重要受力构件不应采用格构式和冷弯薄壁型钢。

4.3.3 钢结构杆件截面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板组合的杆件,不小于6mm。

2 闭口截面杆件,不小于4mm。

3 角钢截面的厚度不小于5mm。

4.8.2 基础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应采用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

2 素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3 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符合本规范表4.2.3的要求。

4.8.3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产过程中,当有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等介质泄漏作用,能使地基土产生膨胀时,埋置深度不应小于2m。

2 生产过程中,当有腐蚀性液态介质泄漏作用时,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5m。

6.1.10 当衬里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时,储槽、污水处理池的顶盖应采用装配式或设置不少于两个供施工通风用的孔洞。

4.2.3 保证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是防腐蚀设计的重要环节。与原规范相比较,本规范在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水灰比等方面的要求均有所提高,并根据腐蚀性等级的不同区别对待。这是由于国内对这些问题已有共识(海港、铁路等行业标准都提高了对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本规范与国际标准不能差距过大,适当进行了调整。

本次修订还增加了对最大氯离子含量的规定,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接轨。

某些试验表明,原200号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差,它的抗碳化能力约为原300号混凝土的1/2、原400号混凝土的1/8。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处于环境类别为三类的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所以本规范规定在弱腐蚀等级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腐蚀性介质对构件的腐蚀,一般是由外表向内部逐渐进行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腐蚀速度起重要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决定于混凝土的密实度,而对混凝土密实度起控制作用的是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其中水灰比起主要作用。水灰比与碳化系数之间有近似的线性关系;水泥用量与碳化系数之间也近似呈线性关系,但水泥用量小于300kg/m3时,系数明显增加。国内外关于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规定中都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有明确规定,结构混凝土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55(抗渗等级相当于0.6MPa)以内,预应力混凝土为0.45(抗渗等级相当于0.8MPa)以内。本条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处于环境类别为三类的结构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限值的规定作为弱腐蚀等级的取值。

在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中规定“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而非抗渗标号),便于设计人员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且施工中利于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最大氯离子含量0.06%指水溶性试验方法,不能采用酸溶性试验方法。

当混凝土中需要掺入矿物掺和料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表4.2.3注2中的“胶凝材料”是水泥和掺入的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即为水与胶凝材料之比。

4.2.5 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除需要一定密实度的混凝土外,还需要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这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措施。根据调查,保护层厚度若减少1/4,则混凝土中性化层到达钢筋表面的时间可缩短一半。

本条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针对所有钢筋,即纵筋、钢箍、分布筋均要满足该表的要求。因为从防腐蚀机理出发,钢箍锈蚀不仅会导致构件抗剪能力的下降,而且钢箍的锈蚀会诱导纵向受力钢筋锈蚀,从而导致构件丧失承载能力。国际上的观点都很明确,必须包括全部钢筋。

表4.2.5面形构件中只提板、墙,取消了壳。因壳体较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不能满足要求,且在腐蚀条件下应用很少。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对防腐蚀设计十分重要,目前国际上都有加厚保护层的趋势。但厚度也不能增加过多,因为保护层太厚时,受弯构件横向裂缝会加大,涂料防护层也易脱落。

4.3.1 钢结构构件和杆件形式,对结构或杆件的腐蚀速度有重大影响。如山西某化肥厂散装仓库为三铰拱结构(角钢格构式),某厂酸洗车间采用格构柱,均腐蚀严重。

按照材料集中原则的观点,截面的周长与面积之比愈小,则抗腐蚀性能愈高。薄壁型钢壁较薄,稍有腐蚀对承载力影响较大;格构式结构杆件的截面较小,加上缀条、缀板较多,表面积大,不利于防腐。本条中“格构式”系指杆件截面不满足本规范第4.3.3条厚度要求的格构式构件。

4.3.3 为保证钢构件的耐久性,必须有一定的截面厚度要求。太薄的杆件一旦腐蚀便很快丧失承载力。规范中规定的最小限值,是根据使用经验确定的。

4.8.2 基础耐久性是结构安全使用的关键。毛石混凝土、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整体性,表面平整易于防护,所以推荐采用。砖基础耐久性较差,大放脚曲折较多,不易防护,不适合作为腐蚀介质作用的基础材料。本次修订提高了素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利于基础的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梁的结构设计要求见本规范第4.2节。

4.8.3 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等介质渗入土壤后,能使地基土膨胀,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倒塌。基础适当深埋,可减轻或消除这种影响。

某冶炼厂生产30多年,渗漏的介质使污染土层深达1.5m。拆迁时采用挖去1.5~2m已污染土的换土处理方法。

6.1.10 储槽、污水处理池内表面防护内衬施工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或会发生爆炸的气体,为保证安全,顶盖的设计应采用装配式或设置不少于2个人孔,以利于通风。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