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启民、何新东、王桢、王存贵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2-01

ISBN:978-7-112-13583-7

征订号:21385

售价 52.80

本书为“建筑特种工程新技术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综述;建筑物倾斜原因调查分析;建筑物纠倾工程检测与鉴定;建筑物地基变形分析与计算;建筑物纠倾工程设计;建筑物纠倾工程施工;古建筑物加固纠倾工程设计与施工;建筑物纠倾工程监测与质量控制;纠倾工程技术机理探索;建筑物纠倾工程实例分析。本书供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人员使用,并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文前插图

《建筑物纠倾工程设计与施工》编写委员会

建筑特种工程新技术系列丛书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综述

1.1 建筑物纠倾工程现状与进展

1.1.1 国外纠倾工程技术现状

1.1.2 国内纠倾工程技术现状与发展

1.2 建筑物纠倾工程特点

1.3 建筑物纠倾方法分类

1.4 建筑物纠倾量的相关规定

1.4.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关于倾斜的规定

1.4.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关于倾斜的规定

1.4.3《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关于倾斜的规定

1.4.4《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关于纠倾标准的规定

1.4.5《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关于纠倾标准的规定

1.4.6《建(构)筑物纠倾技术规程》关于纠倾标准的规定

第2章 建筑物倾斜原因调查分析

2.1 建设规划中的问题

2.2 场地勘察中的问题

2.3 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2.4 建筑施工中的问题

2.5 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2.6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7 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2.8 其他原因

第3章 建筑物纠倾工程检测与鉴定

3.1 建筑物纠倾工程检测

3.1.1 建筑物纠倾工程检测标准

3.1.2 建筑物纠倾工程检测项目

3.1.3 建筑物纠倾工程地基检测

3.1.4 建筑物纠倾工程基础检测

3.1.5 建筑物纠倾工程上部结构检测

3.2 建筑物纠倾工程鉴定

3.2.1 倾斜建筑物可靠度鉴定特点

3.2.2 建筑物纠倾工程鉴定标准

3.2.3 结构承载力验算

3.2.4 地基承载力与变形验算

3.2.5 鉴定报告

第4章 建筑物地基变形分析与计算

4.1 地基自重应力

4.1.1 竖向自重应力

4.1.2 水平向自重应力

4.2 基础底面压力

4.2.1 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4.2.2 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4.2.3 基底附加压力

4.3 地基沉降计算的分层总和法

4.3.1 基本假设

4.3.2 单一压缩土层的沉降计算

4.3.3 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

4.4 地基沉降计算的规范法

4.4.1 规范法计算原则

4.4.2 规范法计算步骤

4.5 桩基础沉降计算

4.5.1 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沉降计算(一)

4.5.2 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沉降计算(二)

4.5.3 桩中心距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沉降计算

4.5.4 单桩、单排桩、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4.6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沉降计算

4.7 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沉降计算

4.8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4.8.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4.8.2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4.9 桩筏基础和桩箱基础的沉降计算

第5章 建筑物纠倾工程设计

5.1 纠倾工程设计原则与步骤

5.1.1 准备工作

5.1.2 纠倾工程设计原则

5.1.3 纠倾工程设计步骤

5.2 纠倾工程设计与计算

5.2.1 纠倾工程设计文件

5.2.2 纠倾工程设计计算内容

5.2.3 纠倾迫降量或抬升量计算

5.2.4 纠倾工程地基承载力验算

5.2.5 迫降纠倾法设计要点

5.2.6 抬升纠倾法设计要点

5.3 浅层掏土纠倾法设计

5.3.1 设计沉降量与掏土孔数的关系

5.3.2 地基变形控制与掏土孔数的关系

5.3.3 附加应力控制法与附加沉降变形控制法设计

5.3.4 塑性变形控制法设计

5.3.5 经验法设计

5.4 地基应力解除纠倾法设计

5.4.1 应力解除法工作原理

5.4.2 应力解除法纠倾特点

5.4.3 应力解除法纠倾设计

5.5 辐射井射水纠倾法设计

5.5.1 辐射井纠倾设计的一般规定

5.5.2 辐射井纠倾法取土量计算

5.6 浸水纠倾法设计

5.6.1 浸水纠倾法设计的一般规定

5.6.2 注水量设计

5.6.3 湿陷量估算

5.6.4 注水时间估算

5.7 降水纠倾法设计

5.7.1 降水纠倾法机理分析

5.7.2 浅基础降水纠倾法设计

5.8 桩顶卸载纠倾法设计

5.8.1 直接截桩法设计

5.8.2 调整桩头荷载法设计

5.9 负摩擦力纠倾法设计

5.9.1 负摩擦力纠倾计算

5.9.2 大口井降水设计

5.10 锚杆静压桩纠倾法设计

5.10.1 锚杆静压桩纠倾加固技术特点

5.10.2 锚杆静压桩纠倾设计

5.11 顶升纠倾法设计

5.11.1 顶升纠倾法设计的一般规定

5.11.2 顶升纠倾法设计计算

5.11.3 上部结构托梁顶升法设计

5.11.4 静压桩顶升纠倾法设计

5.12 辅助纠倾方法

5.12.1 加压纠倾法

5.12.2 振捣纠倾法

5.13 综合纠倾法设计

5.13.1 综合纠倾法设计的一般规定

5.13.2 常用的综合纠倾法

5.14 防复倾加固设计

5.14.1 防复倾加固设计的一般规定

5.14.2 基础加固法设计

5.14.3 抗拔锚桩设计

第6章 建筑物纠倾工程施工

6.1 纠倾工程施工组织与程序

6.1.1 纠倾工程施工特殊性

6.1.2 纠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6.1.3 纠倾工程施工工序

6.1.4 纠倾工程现场监测系统

6.2 浅层掏土纠倾法施工

6.2.1 开槽掏土法施工

6.2.2 穿孔掏土法施工

6.2.3 分层掏土法施工

6.2.4 截角掏土法施工

6.2.5 基底冲水掏土法施工

6.2.6 掏土纠倾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6.2.7 掏土纠倾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6.3 地基应力解除纠倾法施工

6.3.1 应力解除孔施工

6.3.2 应力解除法掏土

6.3.3 应力解除法纠倾施工注意事项

6.4 辐射井射水纠倾法施工

6.4.1 纠倾施工准备工作

6.4.2 辐射井施工

6.4.3 操作练兵

6.4.4 射水取土纠倾

6.4.5 沉降速率控制

6.4.6 信息化施工

6.4.7 应急措施

6.4.8 恢复

6.5 浸水纠倾法施工

6.5.1 浸水纠倾法施工步骤

6.5.2 注水的四个阶段

6.5.3 施工注意事项

6.6 降水纠倾法施工

6.6.1 浅基础降水纠倾法施工的一般规定

6.6.2 降水纠倾法施工注意事项

6.7 桩顶卸载纠倾法施工

6.7.1 桩顶卸载法施工的一般要求

6.7.2 直接截桩法施工

6.7.3 调整桩头荷载法施工

6.8 负摩擦力纠倾法施工

6.8.1 负摩擦力纠倾法施工的一般规定

6.8.2 大口井降水施工

6.8.3 负摩擦力纠倾法施工注意事项

6.9 锚杆静压桩纠倾法施工

6.9.1 锚杆静压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9.2 压桩施工流程

6.9.3 压桩纠倾

6.9.4 锚杆静压桩纠倾施工注意事项

6.10 顶升纠倾法施工

6.10.1 顶升纠倾法施工准备工作

6.10.2 顶升纠倾法施工要求

6.10.3 上部结构托梁顶升法施工要求

6.10.4 坑式静压桩顶升法施工要求

6.11 综合纠倾法施工

6.11.1 迫降法组合纠倾施工

6.11.2 迫降法与抬升法组合纠倾施工

6.11.3 迫降法与锚杆静压桩法组合纠倾施工

6.11.4 上部结构抬升法和锚杆静压桩法组合纠倾施工

6.12 防复倾加固施工

6.12.1 增大基础底面积法施工

6.12.2 基础托换法施工

6.12.3 地基加固法施工

第7章 古建筑物加固纠倾工程设计与施工

7.1 古建筑物加固纠倾工程勘察工作要点

7.1.1 地基基础调查

7.1.2 上部结构调查测绘

7.1.3 场地环境条件调查

7.1.4 古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判断

7.1.5 古建筑物常见破坏因素

7.1.6 古建筑物常见破坏类型

7.1.7 古建筑物稳定性评价

7.1.8 纠倾加固方案可行性论证

7.2 古建筑物加固纠倾设计

7.2.1 设计原则

7.2.2 加固工程设计

7.2.3 纠倾工程设计

7.2.4 监测系统设计

7.2.5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7.3 古建筑物加固纠倾施工

7.3.1 古建筑物纠倾施工

7.3.2 纠倾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7.3.3 掏土

7.3.4 纠倾

7.3.5 古建筑物纠倾量与纠倾合格标准

7.3.6 复旧处理

第8章 建筑物纠倾工程监测与质量控制

8.1 建筑物纠倾工程监测系统

8.1.1 纠倾工程监测的必要性和意义

8.1.2 纠倾工程监测系统概况

8.1.3 监测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8.2 纠倾工程监测方案设计

8.2.1 监测方案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8.2.2 监测方案的设计步骤

8.2.3 监测内容

8.3 沉降监测与质量控制

8.3.1 沉降监测方法

8.3.2 沉降监测布置

8.3.3 沉降监测频率

8.3.4 沉降监测精度

8.3.5 沉降监测数据采集

8.3.6 沉降监测成果整理

8.4 倾斜监测与质量控制

8.4.1 倾斜监测方法

8.4.2 倾斜监测布置

8.4.3 倾斜监测频率

8.4.4 倾斜监测精度

8.4.5 倾斜监测成果整理

8.5 裂缝监测与质量控制

8.5.1 裂缝监测方法

8.5.2 裂缝监测布置

8.5.3 裂缝监测频率

8.5.4 裂缝监测数据采集

8.5.5 裂缝监测成果整理

8.6 水平位移监测与质量控制

8.6.1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8.6.2 水平位移监测布置

8.6.3 水平位移监测频率

8.6.4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

8.6.5 水平位移监测成果整理

8.7 应力-应变监测与质量控制

8.7.1 应力-应变监测内容

8.7.2 应力-应变监测布置

8.7.3 应力-应变监测设备

8.8 地下水位监测与质量控制

8.8.1 测点布置

8.8.2 测试方法和数据整理

8.9 自动实时监测

8.9.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8.9.2 监测方案设计

8.10 监测资料与监测报告

8.10.1 监测资料整理

8.10.2 监测资料分析与处理

8.10.3 监测资料提交

8.10.4 监测报告

第9章 纠倾工程技术机理探索

9.1 纠倾技术要素探讨

9.1.1 水平掏土纠倾

9.1.2 竖直掏土纠倾

9.1.3 纠倾过程中基底应力分析

9.1.4 回倾条件和纠倾条件分析

9.1.5 掏土量计算

9.2 纠倾过程中受力机理分析

9.2.1 掏土孔弹塑性理论分析

9.2.2 水平成孔理论分析

9.2.3 竖向成孔理论分析

9.3 纠倾数值模拟分析

9.3.1 数值分析的基本理论

9.3.2 地基中水平成孔后的附加应力

9.3.3 地基中水平成孔后的附加沉降

9.4 纠倾数值模拟工程实例

9.4.1 影响地基附加沉降因素的数值计算

9.4.2 数值计算分析工程实例

第10章 建筑物纠倾工程实例分析

10.1 建筑物纠倾工程典型实例

10.1.1 基底成孔掏土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2 基底掏垫层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3 基础抽砖石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4 地基应力解除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5 斜孔掏土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6 辐射井射水法纠倾工程实例(一)

10.1.7 辐射井射水法纠倾工程实例(二)

10.1.8 辐射井射水法纠倾工程实例(三)

10.1.9 辐射井射水法纠倾工程实例(四)

10.1.10 辐射井射水法纠倾工程实例(五)

10.1.11 辐射井射水法纠倾工程实例(六)

10.1.12 注水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13 降水法纠倾工程实例(一)

10.1.14 降水法纠倾工程实例(二)

10.1.15 降水法纠倾工程实例(三)

10.1.16 桩顶卸载法纠倾工程实例(一)

10.1.17 桩顶卸载法纠倾工程实例(二)

10.1.18 桩身卸载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19 负摩擦力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20 锚杆静压桩法纠倾工程实例(一)

10.1.21 锚杆静压桩法纠倾工程实例(二)

10.1.22 顶升法纠倾工程实例(一)

10.1.23 顶升法纠倾工程实例(二)

10.1.24 顶升法纠倾工程实例(三)

10.1.25 顶升法纠倾工程实例(四)

10.1.26 顶升法纠倾工程实例(五)

10.1.27 预留压桩孔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28 顶推法纠倾工程实例

10.1.29 综合法纠倾工程实例(一)

10.1.30 综合法纠倾工程实例(二)

10.1.31 综合法纠倾工程实例(三)

10.1.32 综合法纠倾工程实例(四)

10.1.33 综合法纠倾工程实例(五)

10.1.34 综合法纠倾工程实例(六)

10.1.35 综合法纠倾工程实例(七)

10.1.36 某中学大门纠倾与加固工程实例

10.1.37 危岩体加固工程实例

10.2 纠倾加固工程实例分析简表(180例)

参考文献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