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2005年修订版) CCES 01-2004 现行
Guide to Durabilit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收藏

发布日期:2004-05-01

实施日期:2004-05-01

主编部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主编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清华大学

主要起草人:黄士元,冯乃谦,王庆霖,林宝玉,吕志涛,林志伸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书号:15112·11915

出版时间:2005-10-01

售价 20.70

2003年6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报请建设部组织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指南》送审稿进行审查和鉴定,并获得通过;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研究认定,本《指南》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技术标准。

本《指南》适用于常见的环境作用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所考虑的环境作用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水分)及其变化,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盐雾、二氧化硫、汽车尾气等),土体与水体中的氯盐、硫酸盐、碳酸等物质,以及北方地区为融化降雪而喷洒的化学除冰盐等。

鉴于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对我国当前大规模土建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名为“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的咨询项目,旨在联络国内专家,就我国土木和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政策方面的建议。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最为突出,而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在许多方面又不能保证工程的耐久性需要,所以项目组决定联系各方专家,组织成立编审组,着手编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供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人员使用。与此同时,建设部建筑业司和科技司也委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清华大学土木系就建筑物耐久性与使用年限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就是依托上述项目和课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编审完成的。环境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非常复杂,有许多方面目前还认识不清,而且耐久性问题又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指南》这样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可能更便于设计、施工人员能够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使用。《指南》的初稿、讨论稿和送审稿曾分别在2001年、2002年两次学术会议上和在会后广泛征求过意见并经多次修改。由于时间和认识上的限制,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定期补充。

2003年6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报请建设部组织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指南》送审稿进行审查和鉴定,并获得通过;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研究认定,本《指南》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技术标准。

本《指南》将每年做局部修订补充,并发布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www.cces.net.cn)。对《指南》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将意见和建议寄: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实验室(邮编100084,电子信箱Jiegou@tsinghua.edu.cn)转有关编写人。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编审组

2003年12月

目录

2005年修订版说明

2004年第一版前言

编委会

1 总则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2.2 主要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环境分类与环境作用等级

3.2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3.3 设计基本要求

4 混凝土材料

5 构造措施和裂缝控制

6 施工要求

6.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6.2 混凝土施工

6.3 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检验

7 防腐蚀附加措施

7.1 涂层钢筋和耐蚀钢筋

7.2 钢筋阻锈剂

7.3 混凝土表面涂层和防腐蚀面层

附录A 混凝土抗裂性测试方法及评价

A1 水泥及水泥基胶凝材料抗裂性试验

A2 混凝土抗裂性试验—平板试件

附录B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方法

B1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的RCM法

B2 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检测的NEL法

附录C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过程的Fick模型

C1 混凝土的抗侵入性

C2 Fick第二扩散定律的计算模型

C3 Fick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

C4 Fick模型中的参数选定

附录D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D1 影响后张预应力体系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D2 预应力钢绞线的防护体系

D3 预应力锚固端的防护体系

D4 后张预应力构件锚固端的构造要求

D5 预应力体系耐久性的总体防护措施

D6 灌浆材料及水泥浆体的性能要求

D7 灌浆水泥浆体性能的测试方法

D8 灌浆的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要求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