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废止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收藏

发布日期:2002-02-20

实施日期:2002-04-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李明顺,徐有邻,白生翔,白绍良,孙慧中,沙志国,吴学敏,陈健,胡德炘,程懋堃,王振东,王振华,过镇海,庄崖屏,朱龙,邹银生,宋玉普,沈聚敏,邸小坛,吴佩刚,周氐,姜维山,陶学康,康谷贻,蓝宗建,干城,夏琪俐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书号:15112·10648

出版时间:2002-03-01

售价 72.00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规定、材料、结构分析、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构造及构件、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code-ibs-cabr@263.net.cn)。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清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都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北京设计院、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冶金材料行业协会预应力委员会。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李明顺 徐有邻 白生翔 白绍良 孙慧中 沙志国 吴学敏 陈健 胡德炘 程懋堃 王振东 王振华 过镇海 庄崖屏 朱龙 邹银生 宋玉普 沈聚敏 邸小坛 吴佩刚 周氐 姜维山 陶学康 康谷贻 蓝宗建 干城 夏琪俐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47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0-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3.1.8、3.2.1、4.1.3、4.1.4、4.2.2、4.2.3、6.1.1、9.2.1、9.5.1、10.9.3、10.9.8、11.1.2、11.1.4、11.3.1、11.3.6、11.4.12、11.7.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年2月20日

目录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设计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定

3.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规定

3.4 耐久性规定

4 材料

4.1 混凝土

4.2 钢筋

5 结构分析

5.1 基本原则

5.2 线弹性分析方法

5.3 其他分析方法

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

6.1 一般规定

6.2 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7.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

7.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3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7.4 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7.5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6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7.7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7.8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7.9 疲劳验算

8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8.1 裂缝控制验算

8.2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9 构造规定

9.1 伸缩缝

9.2 混凝土保护层

9.3 钢筋的锚固

9.4 钢筋的连接

9.5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9.6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规定

10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10.1 板

10.2 梁

10.3 柱

10.4 粱柱节点

10.5 墙

10.6 叠合式受弯构件

10.7 深受弯构件

10.8 牛腿

10.9 预埋件及吊环

10.10 预制构件的连接

11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11.1 一般规定

11.2 材料

11.3 框架梁

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

11.5 铰接排架柱

11.6 框架梁柱节点及预埋件

11.7 剪力墙

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附录A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附录B 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附录C 混凝土的多轴强度和本构关系

附录D 后张预应力钢筋常用束形的预应力损失

附录E 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

附录F 任意截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附录G 板柱节点计算用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