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废止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收藏

发布日期:2010-08-18

实施日期:2011-07-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赵基达,徐有邻,黄小坤,陶学康,李云贵,李东彬,叶列平,李杰,傅剑平,王铁成,刘立新,邱洪兴,邸小坛,王晓锋,朱爱萍,宋玉普,郑文忠,金伟良,梁兴文,易伟建,吴胜兴,范重,柯长华,张凤新,左江,贾洁,吴小宾,朱建国,蒋勤俭,邓明胜,刘刚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书号:15112·17966

出版时间:2011-05-01

售价 124.20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材料、结构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构造规定、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文)要求,本规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材料、结构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构造规定、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结构方案、结构防连续倒塌、既有结构设计和无粘结预应力设计的原则规定;2.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500MPa级带肋钢筋,以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了235MPa级钢筋;4.补充了复合受力构件设计的相关规定,修改了受剪、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5.调整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和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有关规定;6.补充、修改了柱双向受剪、连梁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7.补充、修改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郑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基达 徐有邻 黄小坤 陶学康 李云贵 李东彬 叶列平 李杰 傅剑平 王铁成 刘立新 邱洪兴 邸小坛 王晓锋 朱爱萍 宋玉普 郑文忠 金伟良 梁兴文 易伟建 吴胜兴 范重 柯长华 张凤新 左江 贾洁 吴小宾 朱建国 蒋勤俭 邓明胜 刘刚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吴学敏 徐永基 白生翔 李明顺 汪大绥 程懋堃 康谷贻 莫庸 王振华 胡家顺 孙慧中 陈国义 耿树江 赵君黎 刘琼祥 娄宇 章一萍 李霆 吴一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743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0-2010,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7、3.3.2、4.1.3、4.1.4、4.2.2、4.2.3、8.5.1、10.1.1、11.1.3、11.2.3、11.3.1、11.3.6、11.4.12、11.7.1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8月18日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设计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结构方案

3.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5 耐久性设计

3.6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

3.7 既有结构设计原则

4 材料

4.1 混凝土

4.2 钢筋

5 结构分析

5.1 基本原则

5.2 分析模型

5.3 弹性分析

5.4 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5.5 弹塑性分析

5.6 塑性极限分析

5.7 间接作用分析

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6.1 一般规定

6.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4 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6.5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6.6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6.7 疲劳验算

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7.1 裂缝控制验算

7.2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8 构造规定

8.1 伸缩缝

8.2 混凝土保护层

8.3 钢筋的锚固

8.4 钢筋的连接

8.5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9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9.1 板

9.2 梁

9.3 柱、梁柱节点及牛腿

9.4 墙

9.5 叠合构件

9.6 装配式结构

9.7 预埋件及连接件

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10.1 一般规定

10.2 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10.3 预应力混凝土构造规定

11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11.1 一般规定

11.2 材料

11.3 框架梁

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

11.5 铰接排架柱

11.6 框架梁柱节点

11.7 剪力墙及连梁

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11.9 板柱节点

附录A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附录B 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

附录C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

附录D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

附录E 任意截面、圆形及环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附录F 板柱节点计算用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

附录G 深受弯构件

附录H 无支撑叠合梁板

附录J 后张曲线预应力筋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附录K 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修订说明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Terms and Symbols

2.1 Terms

2.2 Symbols

3 General Requirements

3.1 General

3.2 Structural Scheme

3.3 Ultimate Limit States

3.4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3.5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3.6 Principles for Design of Preventing Progressive Collapse

3.7 Principles for Design of Existing Structures

4 Materials

4.1 Concrete

4.2 Steel Reinforcement

5 Structural Analysis

5.1 General

5.2 Analysis Model

5.3 Elastic Analysis

5.4 Analysis on Plastic Re-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s

5.5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5.6 Plastic Limit Analysis

5.7 Indirect Action Effect Analysis

6 Ultimate Limit States Design

6.1 General

6.2 Calculation of Flexual and Axial Capacity

6.3 Calculation of Shear Capacity

6.4 Calculation of Torsional Capacity

6.5 Calculation of Punching Shear Capacity

6.6 Calculation of Local Compression Capacity

6.7 Checking of Fatigue

7 Checking of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7.1 Checking of Cracks

7.2 Checking of Deflection of Flexural Members

8 Detailing Requirements

8.1 Expansion Joint

8.2 Concrete Cover

8.3 Anchorage of Steel Reinforcement

8.4 Splices of Reinforcement

8.5 Minimum Ratio of Reinforcement for Flexual and Axial Loading Members

9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Members

9.1 Slabs

9.2 Beams

9.3 Columns,Joints and Brackets

9.4 Walls

9.5 Composite Members

9.6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9.7 Embeded Parts and Connecting Pieces

10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a Members

10.1 General

10.2 Loss of Prestress

10.3 Detailing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bers

11 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Members

11.1 General

11.2 Materials

11.3 Frame Beams

11.4 Frame Columns and Columns Supporting Structural Transfer Member

11.5 Column of Hinged Bent

11.6 Joints of Frame

11.7 Shear Walls and Coupling Beams

11.8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al Members

11.9 Slab-Column Joints

Appendix A Nominal Diameter,Sectional Areas and Theoretical Weight of Steel Reinforcement

Appendix B Approximate Coefficient Method for Second Order Effect of Sway Structure

Appendix C Constitutive Relations for Steel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and the Rule of Mulit-axial Strength for Concrete

Appendix D Design of Plain Concrete Structural Members

Appendix E Calculation for Flexual and Axial Capacity of Circular,Annular and Arbitrary Cross Sections

Appendix F Design Value of Equivalent Concentrated Reaction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Slab-Column Joints

Appendix G Deep Flexural Members

Appendix H Composite Beam and Slab Without Shores

Appendix J Loss of Prestress of Curved Post-tensioned-Tendons Due to Anchorage Seating and Tendon Shortening

Appendix K Time-dependent Loss of Prestress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1.7 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3.2 对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当用内力的形式表达时,结构构件应采用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对地震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地震组合计算;

——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

——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静力设计取1.0,对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大于1.0的数值;抗震设计应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代替Rd;

、——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本规范第条及第条的规定取值;

a——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时,应增减一个附加值。

注:公式(3.3.2-1)中的为内力设计值,在本规范各章中用N、、、等表达。

4.1.3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应按表4.1.3-1采用;轴心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应按表4.1.3-2采用。

4.1.4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设计值c应按表4.1.4-1采用;轴心抗拉强度的设计值应按表4.1.4-2采用。

4.2.2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普通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极限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1 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极限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2-2采用。

4.2.3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2.3-1采用;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2.3-2采用。

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表中的数值采用;当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其数值大于360N/mm时应取360N/mm。

8.5.1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8.5.1规定的数值。

10.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11.1.3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11.1.3确定。

11.2.3 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11.3.1 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

二、三级抗震等级

式中:——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0——截面有效高度。

11.3.6 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6-1规定的数值;

2 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11.3.6-2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11.4.12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1;

2 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1.4.12-2的规定;

3 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第2款一级抗震等级的要求;

4 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11.7.14 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0.2%;

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注:对高度小于24m且剪压比很小的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其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应允许按0.15%采用。

浏览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