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99 废止
Code for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收藏

发布日期:1999-03-02

实施日期:1999-08-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主要起草人:余开德,窦以松,司志明,陈登毅,高启仁,茆智,瞿兴业,袁可法,丁夫庆,朱凤书,魏永曜,黄林泉,董冠群,朱树人,刘清奎,林世皋,李占柱,廖永诚,王兰桂,仲伯俊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标准书号:1580058·412

出版时间:1999-07-01

售价 70.20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名为《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陕西省水利厅

主要起草人:余开德 窦以松 司志明 陈登毅 高启仁 茆智 瞿兴业 袁可法 丁夫庆 朱凤书 魏永曜 黄林泉 董冠群 朱树人 刘清奎 林世皋 李占柱 廖永诚 王兰桂 仲伯俊

目录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等级划分

3 设计标准

3.1 灌溉标准

3.2 排水标准

3.3 防洪标准

3.4 灌排水质标准

4 总体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4.3 总体布置

4.4 环境影响评价和经济评价

5 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

5.1 蓄水工程

5.2 引水工程

5.3 沉沙池

5.4 泵站

5.5 机井

6 灌溉输配水系统

6.1 灌溉渠道系统

6.2 渠道防渗衬砌

6.3 灌溉管道系统

7 排水系统

7.1 明沟排水系统

7.2 暗管排水系统

8 田间工程

8.1 典型设计

8.2 灌水沟畦与格田

8.3 田间渠道与排水沟

8.4 田间道路与林带

9 灌排建筑物

9.1 一般规定

9.2 水闸

9.3 渡槽

9.4 倒虹吸

9.5 涵洞

9.6 隧洞

9.7 跌水与陡坡

9.8 量水设施

10 喷灌和微灌系统

10.1 一般规定

10.2 喷灌系统

10.3 微灌系统

11 环境监测与保护

11.1 环境监测

11.2 灌溉水源保护

11.3 工程环境保护

12 附属工程设施

附录A 用彭曼法计算作物需水量

附录B 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确定作物生育期灌溉制度

附录C 排涝模数计算

附录D 泥沙沉降速度

附录E 渠床糙率

附录F 渠道允许不冲流速

附录G 黄河流域浑水渠道水流挟沙能力计算

附录H 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方法

附录J 渠道防渗衬砌结构适用条件

附录K 末级固定排水沟和吸水管间距计算

附录L 地下水排水强度计算

附录M 渡槽水力计算

附录N 倒虹吸水力计算

附录P 涵洞(或隧洞)水力计算

附录Q 单级跌水和单级等底宽陡坡水力计算

本规范用词说明

浏览足迹